网站首页寰球视野历史钩沉群星闪烁逐梦他乡重庆仔儿旅行采风直击现场重庆书画作家方阵作品原创 经典时尚巴渝文化食在巴渝韵海诗苑娱乐星空华夏姓氏重庆美女茶酒文化美丽乡村重庆天地军迷世界拥军爱民社区文化
重庆天地
解放碑的钟声
    2024-05-11 23:18:09    作者:陈显涪    来源:

他是抗战胜利后全国唯一的、最大的胜利纪念建筑
他是重庆的代表性体现,是重庆的名片
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碑的钟声

陈显涪

母亲去世了,她老人家活了99岁,她一生中的最爱,就是解放碑的钟声。
她说:那是一种永远不朽的情怀,是一种对重庆的爱恋,是人生的浓墨法宝写出的一种精神,是重庆人的情愫、情感,心扉、惦记和甜美严肃的眷恋……

一,母亲生下我后,花了高价到重庆听解放碑的钟声。
那是1946年的7月26日,母亲在涪陵分娩,我哇哇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
那时生小孩叫做坐月子。月子期满后,母亲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到重庆去听解放碑的钟声。
1941年,原重庆都邮街建成了一座类似碑的建筑,名叫精神堡垒。母亲与父亲结合,是因为他们都是张恨水的粉丝。张恨水当年在北京做报纸副刊编辑时,曾住在西长安街大栅栏12号的钟声胡同。当然,这个钟声与解放碑的钟声无关。但母亲总是相信钟声就是她婚姻和命运的吉祥物。她听说重庆的抗战胜利纪功碑能发出动人的钟声,硬是拗着要去听听。
父亲告诉她,那时的精神堡垒正在筹备改建,完成后,才可能有钟声。于是,母亲等到了我长到一岁后。1947的8月,我已一岁零两个月。精神堡垒终于改建成了抗战胜利纪功碑。当时的重庆市长张笃找到了天主教重庆教区,希望教区捐赠大钟挂碑顶。教区立即与法国联系,于是重量超一吨的四个大钟漂洋过海来到重庆,挂上了抗战胜利纪功碑。
母亲花高价买了船票,到重庆抗战胜利纪功碑前,终于如愿以偿地听到了钟声。
后来我长大了的某一天,母亲向我描述了她听到钟声的感受:那是一种清脆、是唤醒、是清晨的雁鸣,是空气的异常、是流水潺潺,是春天的嬉闹、是比赛的歌唱、是生活中各种声响的共鸣、是胜利的天籁……

二,母亲为我讲述解放碑的历史
我不得不佩服,她是研究解放碑的专家。
那是解放碑的钟声藏着的秘密。
解放碑建于1941年,那时不叫这个名字,叫精神堡垒。1937年宣布全面抗战后,重庆成为陪都,成为我国抗战的大本营。自然,重庆成为了日本最为仇视进而大轰炸的城市。
1938年,武汉被攻占后,日军实施了“由空中入侵对敌军战略中枢加以攻击同时进行空中歼灭战”的命令,这命令就是对重庆大轰炸的战略宣告。
据《重庆市志》记载,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重庆遭受了6年零10个月的轰炸,渝中区这块繁华的地域几乎被夷为平地。
母亲说,当年她在重庆上学时,曾经看到整个城市一片火海,她进城问路时偶遇的一个卖菜农民,回程时就看到他已炸得没有完尸,只有那副卖完了的菜担,才能知道就是那个给她指路的菜农。
无论形势如何恶劣,我们都不会放弃抵抗。1941年12月30日,在多次遭受轰炸的重庆市中心,原都邮街与小梁子的十字路口,一座碑形建筑精神堡垒拔地而起,它是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承建,采用木质结构,外涂水泥,呈方形锥体,分别写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面临民族路这边,题有“精神堡垒”四个大字。碑高七丈七,意为七七抗战。意喻坚决抗战的精神丰碑。为了防空,全身涂为黑色。
木质结构的精神堡垒经不起风吹日晒的折腾,两年后就垮了,如今解放碑的地方,曾经竖起一根旗杆,国民政府在这里悬挂了旗帜。重庆市民仍然称旗杆为精神堡垒。抗战胜利后,精神堡垒改建成了抗战胜利纪功碑,1947年8月竣工,双十节时,抗战胜利纪功碑正式落成。
精神堡垒改建成了抗战胜利纪功碑,上面的时钟经常扯拐。有一个著名的重庆言子,叫解放碑的钟——不摆了。
由于当时解放碑上的钟很落后,大钟的运转要靠拉绳上发条,解放碑分五层,每天早上要抓紧如鸡蛋般粗的麻绳,使劲把绳子的另一端坠地,拴有100公斤重的铁铊,拉上位于碑顶的大钟背后机械位置,4个大钟就得拉四根这样的绳子,拉每根绳子的时间约要半个小时,等待铁铊慢慢下坠,产生的牵引力就是给大钟上发条。这就是大钟产生钟声的动力来源。
落后的大钟经常扯拐。这也许就是“解放碑的钟——不摆了”的最早来源。
直到解放后,1950年9月18日,时任重庆市长陈锡联、副市长曹荻秋向西南军政委员会请示:“‘抗战胜利纪功碑’文字应改为‘西南解放纪念碑’或‘重庆解放纪念碑’”。后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核准,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正式更名时间定在当年的10月1日,解放后的第一个国庆节。  这一名字和时间的寓意很明显:它不仅是纪念重庆和西南的解放,更是纪念全中国人民的解放。
改名题字的重任,落到了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的身上。在1950年10月前的一个晚上,刘伯承在自家书桌上,用楷书在纸上写下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人民解放纪念碑,一九五零年首届国庆节日。”  刘伯承文化水平可不低,为何写下的“碑”字会“少一撇”?  原来,刘伯承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写得一手好字。而在中国书法中,“碑”字是可以用“少一撇”的写法的,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理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西安碑林的“碑”字都是如此。所以,解放碑“少一撇”,其实是刘伯承故意为之。 
 如今,“人民解放纪念碑”几个大字在碑身上熠熠生辉,这座建筑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碑步行街也名扬全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个大钟换成了石英钟,不用上发条了,扯拐的可能性也小多了。2000年后,由嘉陵集团花20多万元对解放碑的钟进行了改造,变为电脑控制,电源作为动力,此次换上的时钟,是由烟台塔钟厂生产的,钟面有嘉陵集团的字样。2007年,老钟的合同到期,由“劳力士”主动捐献出一套时钟,安上了解放碑的头部。这是我国在公共场所首次使用进口钟表。

三,学生们纷纷写解放碑钟声的感受
母亲一生中都干的是老师职业,我记得她在当上班主任的第一天,就组织全体同学开班会,主题就是解放碑的钟声,然后要求作文。会后,全班同学都专程去了解放碑,目的就是听听解放碑钟声。回来,全班同学都写下了感受。
有学生写到,元旦,几万人聚集重庆解放碑听钟声迎新年,场面蔚为壮观。

重庆人在解放碑听钟声这个习惯没有多少年,在此跨年的传统却颇有年头。

很多年轻人喜欢选择这里作为跨年场地是因为这是重庆的地标,有仪式感。钟声更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还有学生写到,去解放碑经常失望而归,因为辛辛苦苦等到12点的时候却安安静静,钟声被故意关闭了。

没有钟声,降低了仪式感,年轻人也就不大来了。重庆人为避免发生事故,不想让年轻人在这里跨年。

还有同学写到,而且为弱化这个传统,避免人员聚集、打闹发生踩踏事故,当晚都会派出警戒人员在通往解放碑步行街的四个街口守卫,许出不许进,周边商家也被勒令早早关门。

有学生写到,几万人齐聚解放碑,这是多大的商机哟?

多半同学都会写到,现在重庆人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商场都延时服务,周边火锅馆更是通宵达旦地营业,钟声一响,黄金万两。

还有人写到:解放碑,对老重庆人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

著名小说《红岩》第一句话就是“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

这个纪功碑就是后来的解放碑,作者将解放碑作为小说的头道菜端到读者面前,是因为这是重庆的代表性建筑。

母亲对同学们说:现在年轻人不太能理解这种特殊的感情。原因是重庆变大了,年轻人的视野开阔了,他们心目中,可以代表重庆的地方有很多,并不只限于解放碑。

对上点儿岁数的老重庆人意义就不一样了,那时的渝中区还叫市中区。

那时的重庆也非常小,小到只有解放碑一个商圈,重庆人家里置办什么东西或是娱乐都只能去解放碑地区。

买新衣服,要去解放碑;买电器,要去解放碑;买家具,也要去解放碑。彼时的解放碑地区集中着重庆最大的商场、最多的电影院和味道最正宗的餐馆。吃喝玩乐在这小小的空间里都可以解决。

老重庆人周日休息时,都会往解放碑跑,其他区的人将到市中区跑,叫做进城。“进城”,其实就 到解放碑的代名词。


母亲还告诉同学们:她有时候就住在新生市场亲戚家,举头就看解放碑。时时可以听到解放碑的钟声。

母亲在总结会上讲了一个故事:解放碑之所以被命名“精神堡垒”,
还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有关。
1939年5月国民党提出三大目标“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军事第一、胜利第一”。
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宣誓大会于当年5月1日晚7点举行,地点在林森路(现解放西路)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广场(原重庆日报社大楼处),

由工、农、兵、学、商、党、政七界各派一百人参加,国民党所有在渝高级官员全部到场,这么隆重的原因只有一个,蒋介石亲自到场并讲话。

会后举行了火把游行,并唱《宣誓歌》,歌曲用基督教《赞美诗》的曲子,

歌词为“我们各本良心宣誓,遵守《国民公约》,拥护国民政府,绝对服从蒋委员长的领导,若有背誓行为,愿受任何处分。”

这个歌词不知出自谁人之手,这是誓词,不是歌词。这个游行到晚上10点才结束。
宣誓活动后,这个精神活动正式开始推进。

国民政府明令驻渝各机关、团体、街道、学校订立《国民公约》,每个月初一、十五举行“精神总动员月会”(大中小学利用每天早晚升降旗时间),指派专人作精神讲话,唱《精神总动员歌》。
歌词分三段:救国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要用精神武器,况复有坚甲利兵。国家至上,忠勇为进;民族至上,大孝当行。

同心同德,训谕是遵。三大目标,易知易行;精神总动员,民族复兴。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为了配合这个精神总动员运动,国民政府决定在市中区督邮街建造了一座“精神堡垒”,这就是解放碑最早的来历。
四,解放碑的钟声成为时尚
解放碑于我而言,就像家的标记一样,看到它,就知道回家了。在外期间我探家,坐一晚火车到达菜园坝火车站,从菜园坝爬坡到两路口,坐2路电车到临江门,并不立即回家,是先跑到解放碑,去听那动人的钟声。
远远望见米黄色的碑身,我一阵激动,仿佛见到分别多年老友的感觉。并不是我才有这种感觉有次从新加坡坐夜间飞机回重庆,

飞到重庆上空,我望着地貌,飞过南山时先看到大金鹰,不一会儿,就到达解放碑上空,霓虹闪烁,灯火璀璨,解放碑在灯光照耀下,像是给漂泊在外游子照亮回家道路的灯塔。
我静静地望着它,突然发现身边一哥们也凑过来看,我们目光相对,都一致投向了解放碑。几乎我俩同时说出:解放碑的钟声太动人了!
而今天,解放碑的钟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在元旦时,都会跑到这里听新年的钟声。2023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报导了重庆解放碑等待新年钟声的时刻。跨年迎钟声,共同见证新年喜悦。央视报导说:从7点钟开始,就不断有市民来到解放碑,人们拿着气球,越来越多,解放碑周围满是人头。所有公共交通都延长了收班。钟声调整了音量,大屏幕还显示了倒计时。人们静静地等待,静静地佇听,那庄严的解放碑新年的钟声。这一切已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成为了重庆的时尚,人们都是自发的,听钟声成为了一个传统的项目。很多人用手机直播的方式,让家人朋友分享这新年的喜悦。
这是重庆人团结一致豪爽气概迎解放碑的钟声。数万人一起倒计时54321,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解放碑的钟声,重庆人对他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叮当,叮当……”,那深厚宏亮的声音,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人,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人们在节假日或者是特殊的日子里,比如结婚、生日、多年分手又聚会、老同学老同事见面、甚至升学、出国等等,都要到解放碑去听听钟声,逛逛解放碑。现在解放碑的钟,是瑞士生产的天珺钟表,它通过GBS接收器连接,时间始终与格林威治时间保持一致。现在解放碑的钟不仅走得准,而且还如同放大的夜光表,可以清晰看到指针走向。
五,母亲最后的心愿
母亲在80岁后,不幸患上了冠心病,她老人家不能下楼了,她有个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去听解放碑的钟声了。那一年我还在开车,于是就带着她去解放碑听钟声。解放碑商圈不好停车,于是我就开着车,一圈一圈的绕。我看到母亲的眼泪流了又流,她老人家有如愿以偿的感受,更有说不完的重庆人情结。
后来,我因眼睛不大好,不宜开车去解放碑了,她就要我们兄妹们拿录音机去解放碑把钟声录回来,她慢慢听。
直到她99岁高龄时,弥留之际,还在念念不忘解放碑的钟声。我记得,她在急救病房抢救时,突然要求医生接通我的电话,要我放解放碑的钟声给她听。她的年龄太大了,医生说各种器官都已衰老,没法抢救了,唯一可以安慰老人的是,尽量满足她的愿望,她老人家在佇听解放碑的钟声中平静走了,她走得好坦然。我以为,是解放碑的钟声让她进入仙境,走完了她的一生。


作者是重庆日报记者,重庆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青春的沃野》《天南地北》《飞雪迎春》《秋天的思索》《警世钟》《书林觅趣》《勇闯ABS迷宫的故事》《人生理想爱情》等文艺作品,曾获过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

责任编辑:丽人

值班编辑:黄影

 

凡注明“来源:重庆文化网视”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高级律师 李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