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寰球视野历史钩沉群星闪烁逐梦他乡仙侠传奇旅行采风直击现场重庆书画作家方阵作品原创 经典时尚巴渝文化食在巴渝韵海诗苑娱乐星空华夏姓氏重庆美女茶酒文化凰鹰摄图重庆天地军迷世界拥军爱民社区文化
巴渝文化
【70年春华秋实—我与重庆日报】邓艺|守望日报,继续做她的“忠粉”
    2022-06-12 00:34:30    作者:主编:兰世秋    来源:

 

    翻个人文章剪报本是我怀旧的方式之一。从书柜抱出厚厚的几大本,垒在书桌上,一页一页地翻,一本一本地阅,“爬格子”的幽幽岁月浮现脑海。

    前不久,得知“70年春华秋实-我与重庆日报”征文信息,我又一次翻阅个人文章剪报本,寻觅与重庆日报的交集,逐一细数,竟在日报上稿217篇。泛黄的纸片、陈年的文字诉说着我与重庆日报的故事。

    1982年7月13日重庆日报2版刊登了我写的言论《人多与人少》,我在日报的处女作诞生了。我欣喜若狂。领导打来电话:小邓,不错,日报是党报,祝贺你!

    啊,党报!从此,重庆日报在我心里神圣起来,我也不时给她写稿。一来二往,我成了重庆日报的通讯员,日报的编辑记者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1997年10月3日,我在重庆晚报“有话对市长说”专栏撰写了小文《设立“为重庆争光奖”》,建议被市政府采纳。10月8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消息《大家都来为重庆争光添彩——蒲海清市长访谈录》,文中写道:“蒲市长动情地说,当时,看到晚报上登的邓艺的建议,我很激动,市民关心重庆的建设发展,并积极向政府提建议、出主意,作为市长,我为有这样的好市民而高兴。”

    整条消息,6次提及我的名字,我倍感荣光。时隔月余,重庆日报派记者采访我,写了《首倡者的心愿——访“争光奖”建议者邓艺》一文,并在12月1日重庆日报4版头条刊登。

    1998年4月,一纸任命书安排已逾不惑的我到区委宣传部工作。分管副部长对我说:日报是重庆媒体的“龙头”,要在日报上把南岸宣传好。

    责任、压力交织,记不清多少个睡意朦胧的中午、孤灯相伴的夜晚、本该身心放松的节假日,我在纸上爬呀,爬呀,先后在重庆日报上“爬”出了《南岸,众志成城奔小康》等几十篇通讯、《扫无所作为现象兴开拓创新风尚》等100多条消息。

    我在南岸区委宣传部工作那10年里,重庆日报的不少记者、编辑,都为南岸写了很多既有深度、高度又有广度、力度的大文章。

    《泉水鸡的故事》《闻鸡起舞》《“泉水鸡”现象》等篇什,对于南山泉水鸡从一道江湖菜,发展为“泉水鸡一条街”,衍生出“重庆泉水鸡文化节”,成为南岸一个经济增长点,带来山民致富,无疑是催化剂;《创新,谱写南滨路商业“神话”》《扩张,谱写南滨路“狂想曲”》《 声声吆喝,南滨红火》等文章,为南滨路从一片荒凉的滩涂,蝶变为“重庆外滩”、旅游名片、网红景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充当了助推器。这些人、这些文、这些事,我至今念兹在兹。

    重庆日报编辑、记者来南岸采访,我多次陪同,也带上采访本跟着记,全神贯注听他们如何提问题、如何抓新闻点、如何挖掘素材、如何核对事实。他们的文章发表后,我都要“学而思”一番:标题好在哪里、角度新在何处、构思何以巧妙,偷师学艺让我新闻写作水平见长。

    后来我调到区政协工作,精神上对重庆日报的依附仍一如既往。我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案头翻阅日报成为过去式,在电脑或手机上读数字报却日复一日,如一日三餐,从未断档。

    天天读数字报,天下事、国家事、重庆事,事事了然在胸、精神充实;日报的报道权威、真实、可信,没有被误导、忽悠的风险。

    不光天天读,我还天天“收”。每每在数字报上读到有价值的文章,我都复制下载保存在电脑里。在我的电脑里,专列有《重庆》文件夹,内有时政、经济、城市、文化、数字化、旅游、各区县、双城经济圈等近20个子夹,目前收了几千篇文稿数百万字。

    2015年2月,《逐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对这个绝佳创意,“收”它没商量。几百篇涉及这个栏目的人物专访、评论、花絮均被我收藏。我被“重庆崽儿”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拼搏精神感动着、激励着。当《逐梦他乡重庆人》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我为自己的新闻敏感窃喜。

    阅读是学习,收藏何尝不是。闲来检索,温故而知新;倘若要写点什么或者佐证点什么,“重庆日报某年某月某日某版载”不是挺有说服力吗!

    几年前,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征稿、用稿由“五湖四海”定向为“巴渝大地”,重庆文人喜获“自留地”,一篇篇沾满巴渝泥土芬芳的作品闪亮登场,读之有如喝第一锅土鸡汤般鲜美沁香。

    我为《两江潮》的本土化击掌,在朋友圈留言道:渝报登渝文,渝文渝人写,渝人写渝事,喜哉巴渝风。“本土化”一路走来,《两江潮》将地方党报文化副刊的特色充分彰显在字里行间。

    从渝中区储奇门解放西路,到渝中区较场口大元广场,再到渝北区悦来同茂大道,重庆日报报址三易其地。我见证了重庆日报的沧桑巨变。如果说70年前的重庆日报是一本“短篇小说”,那么今天堪称是一部洋洋大观的“系列丛书”,活脱脱“渝字号”精神家园。

    与重庆日报结缘40年,因其滋养,让我人生之书也有可圈可点的页码。何以报答?继续做她的“忠粉”吧,相厮相守于昨夜今晨、岁岁年年。

本文转自: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524&id=1236480

责任编辑:丽人

值班编辑:黄影

凡注明“来源:重庆文化网视”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高级律师 李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