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网视讯(曹继选)10月27日上午,重庆火锅食材产业生态创新发布暨全球招商推介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重庆市福可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福带领自己企业生产的枇杷系列产品在活动中大放异彩,吸引了各界朋友的眼球,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格外关注和报道。
陈维福的公司生产的枇杷花茶和枇杷面等产品,经赞比亚华侨总会陈革先生推荐,已经开始销往海外非洲等地,这还真的印证了合川区人民政府文旅顾问、中书协会员粟彪先生,专门为陈维福董事长书写的墨宝祝福:枇杷花茶,香满天下。
今年44岁的陈维福,出生在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塘沽村陈家湾的小山沟,从小他就怀有一个甜蜜的梦想,走出小山沟陈家湾,有朝一日,成功回老家报达家乡这片热土和父老乡亲,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陈维福正逐步实现他的甜蜜事业梦。
如今,他与甜蜜的事业一起成长,在干甜蜜的事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
近几年来,先后筹资2000万元左右,投资成立了重庆市福可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国枇杷之乡的合川区古楼镇开发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酒、枇杷花面、枇杷棒棒糖等系列产品,还填补了部分重庆市农产品枇杷深加工产品的空白,市场前景看好。
如今,尽管是秋风乍起,丹桂飘香,枯荷向晚,露似珍珠的季节了,今年五月,是摘吃鲜枇杷的最佳时机,虽然季节早已过了,但是,通过陈维福团队在成功提升枇杷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后,枇杷的花香和枇杷的甜蜜期,被他们延长了,在枇杷深加工的产品中,在更长时间里,可以分享到枇杷飘过的芬芳,把中国枇杷之乡一一合川区古楼镇,这个品牌又向前推了一把,让优质的枇杷系列产品给当地老百姓创造出更多价值和更大影响力,为中国枇杷之乡添彩。
陈维福与合川区旗袍文化协会会长蒋文、副会长王子凤、秘书长何莲,会员张兴美、陈孟平、何荣华、邓玲、秦先芬、杜华、邓玉清、雷小琴、方天利、贺明容及粟彪、陈治忠等在公益活动中
继鲜果枇杷之后的几个月里,位于古楼镇的合川区福可吉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可吉公司)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工人们,上上下下,坚持有序地进行深加工,生产销售等,一片繁忙景象,企业红红火火。
该公司作为合川区首个枇杷深加工生产线,立足枇杷这一特色农产品,成功构建了枇杷全产业链,让以前鲜果常年遭遇销售瓶颈的枇杷又有了新的出路,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更加关注与支持。
陈维福从小外出打工,从一个打工仔蝶变成一名企业家,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
当他挣得第一桶金后,带上家国情怀,听从家乡政府的号召,返乡回合川创业,忧乡亲们之忧。
他带上资金技术回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创业,修厂房,建果园,搞调研,走出去,到河南,浙江、广东及大专院校等学技术,还邀请专家和专业技术团队进公司来攻关。
合川区古楼镇是“中国枇杷之乡”。据介绍:目前古楼镇枇杷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种植农户达到7000户,枇杷是古楼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以前,该镇的枇杷销售主要以出售鲜果为主,通过休闲采摘、超市批发、美丽乡村、沿街零售等传统渠道销售,销售始终不尽人意,枇杷这个鲜果产品,存在保质期短,果子不易保存等问题。
陈维福的家乡就在古楼镇,之前他一直在浙江经营摩配轴承生产行业,事业做得红红火火,有自己的公司和丰厚的收入,轴承产品单项名列本行业前茅。
近几年,每当他回到家乡,都会听到身边的乡亲们抱怨枇杷采摘期短、运输难、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陈维福听在耳里,急在心头,觉得这个也是一个跨界跨行的新商机,可以作新尝试。心想: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合川古楼人,可谓是吃着枇杷长大的,怎么会不理解乡亲们的烦恼。这种水果营养价值虽然高,但十分娇贵,需到充分成熟时才能采摘,又不耐贮运,极易褐变,冷藏又影响口感,成熟的枇杷密集上市,销售季通常不到一个月,每年总会有一部分来不及卖掉,难以处理。
“每当想到乡亲们的忧愁,他心里就不是滋味,总想着要回到家乡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一直萦绕心头的家乡情,燃起了他返乡创业的激情。据了解,枇杷全身都是宝,怎样延伸枇杷产业链,怎样深加工提升枇杷附加值,怎样精准对接,帮助乡亲们增收?陈维福在苦苦思索着如何从枇杷身上做出新文章。变废为宝,给果农增收上了一道“保险”。
2021年,在合川区及古楼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陈维福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办了福可吉公司,拟将这些乡亲们密集难以出售的果子和非标果集中起来,通过深加工对枇杷产业进行“第二次革命”,生产成枇杷花茶、枇杷酒、枇杷膏、枇杷面、枇杷棒棒糖等全产业链。
在得知陈维福回到家乡创办公司的初衷后,古楼镇的果农们欢呼雀跃,大家纷纷表示:“以前年年辛苦到头,却总有一些非标果和保管不善的鲜果被腐烂后当成垃圾,废弃在果园,心疼得不得了,现在总算有人帮我们解决后顾之忧了,让我们感觉吃了一颗‘定心丸’。”
福可吉公司的成立,果然没让种植枇杷的乡亲们失望,该公司在枇杷上大作文章,和果农大户签订合作协议,解决了周边果农绝大多数的销售问题。
“乡亲们把先熟的,大个点的、果形好的鲜果在市场售卖。他们没办法销售的果子,我们就全部把它解决掉,我们是应收尽收,彻底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陈维福说。不仅如此,公司还在枇杷花大量盛开的季节,充分利用果农疏下来应该丢弃的枇杷花,制作成香飘四溢的枇杷花茶。还将果农修剪枝条时剪下来的枇杷叶制作成清热解毒的枇杷叶茶......真正做到变废为宝,摘尽枇杷一树金,“榨干”枇杷身上所有价值,为果农增收多上了几道“保险”。
产品畅销 ,枇杷经济路越走越红火,原材料不缺,经过公司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沁人心脾的枇杷花茶、古法炼制的枇杷膏、果香四溢的枇杷酿酒、天然纯正的枇杷饮品、风味独特的枇杷面等系列枇杷衍生产品陆续走向市场,让枇杷这个只存在一季的水果,做成了一年四季的生意,这充分调动了周边果农生产的积极性,为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提供标杆和样版。
据陈维福介绍: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实现了枇杷系列产品的多元化、规模化。由于所有枇杷产品都是纯天然、纯绿色,无任何食品添加剂,深受市场青睐。
特别是该公司生产的“茗之谜”枇杷花茶曾受邀合川区独家入展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受到各界朋友的欢迎。
如今,走进福可吉公司的各个厂房里,随处可见工人往来忙碌的身影。在枇杷膏生产车间,工人们有的在冲洗刚刚从冷藏库里拿出的枇杷,有的将洗净的果子放入自动压浆生产流水线。在枇杷花茶生产车间,采用最新工艺流程,积极引进定制纳米远红外烘焙技术,把科技的力量运用到生产中,杀青、烘焙、装袋、包装,空气中弥漫着花的清香,和丰收劳作的喜悦。在枇杷酿酒车间,全套采用国际先进的控温发酵设备和果酒酿造技术,让一颗颗果实成为了一瓶瓶醇香的果酒,被发往全国各地......花木成畦,溪水潺潺,古楼镇颜值亮眼气质润心,越来越多的人到古楼寻找自然,探索枇杷之乡的奥秘,为她沉醉。
“能在家乡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与乡亲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是我一生的幸福!”陈维福深情地说。下一步:福可吉公司要结合文创,把这片枇杷基地打造成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眉宇间陈维福仿佛看到除了枇杷产业之外另一个产业振兴的希望。我坚信:我的枇杷梦,我的甜蜜梦要与中国梦一起实现!
责任编辑:丽人
值班编辑: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