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网视讯(黄昌银)(摄影:申萍)在书画艺术的广袤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西南大地,他以墨为笔,以竹为魂,勾勒出一幅幅富有诗意与生命力的画卷,他就是西南墨人——孙平。近日,我们有幸走进他的艺术世界,探寻他与墨竹之间的不解情缘。
初见孙平,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儒雅而内敛的气质,眼神中透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走进他的画室,墨香四溢,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墨竹图,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片竹林深处,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
孙平与墨竹的缘分,始于儿时对美术的热爱和家乡山水的熏陶。生于四川泸州古蔺县赤水河畔的他,自幼便对周围的自然美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悟力。在乡风的浸染下,他对诗词、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墨竹那刚劲挺拔、虚怀若谷的形象深深吸引着他,从此开启了他的墨竹之路。
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孙平从未停歇。他日夜沉浸在墨竹的世界里,不断研习前人的绘画技法,从郑板桥的清瘦秀逸到文同的潇洒自然,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模仿,而是深入竹林,观察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段的形态变化。春日竹笋的破土而出,夏日新竹的蓬勃生长,秋日翠竹的坚韧不拔,冬日残竹的傲雪凌霜,都被他一一收入眼底,化作笔下的神韵。
“画竹不仅仅是描绘竹子的外形,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竹子的精神气质。”孙平在谈及创作心得时说道。他认为,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谦逊等诸多美好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在他的作品中,每一根竹子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或挺拔直立,或随风摇曳,或相互依偎,生动地展现出竹子的千姿百态。他以浓墨勾勒竹干,展现其苍劲有力;以淡墨描绘竹叶,营造出轻盈灵动之感;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和节奏感。
孙平的墨竹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还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他的作品曾参与中日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在异国他乡展示了中国墨竹艺术的独特魅力,引起了众多国际友人的关注和喜爱,许多作品被国内外的画廊及藏家竞相收藏。对于这些荣誉和成就,孙平却淡然处之。他表示,艺术创作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他更关注的是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除了专注于个人创作,孙平还热衷于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播。他经常举办书画讲座和培训活动,将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理念传授给更多热爱书画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让墨竹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他说:“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书画艺术,尤其是墨竹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孙平对墨竹的痴迷与热爱。他的生活与墨竹紧密相连,墨竹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用画笔描绘出竹子的外在美,更用心灵诠释出竹子的内在精神,在墨与竹的交融中,书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展望未来,孙平表示将继续坚守在墨竹艺术的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墨竹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走出孙平的画室,脑海中依然浮现着那些墨竹图的画面,仿佛那股墨香还萦绕在鼻尖。西南墨人孙平,用他的墨竹作品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艺术与精神世界的桥梁,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责任编辑:丽人
值班编辑: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