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寰球视野历史钩沉群星闪烁逐梦他乡重庆仔儿旅行采风直击现场重庆书画作家方阵作品原创 经典时尚巴渝文化食在巴渝韵海诗苑娱乐星空华夏姓氏重庆美女茶酒文化美丽乡村重庆天地军迷世界拥军爱民社区文化
逐梦他乡
从维修工变玉雕大师 他的绝技是玉之杂色变亮点
    2017-02-17 00:13:09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维修工变身玉雕师 遭遇降薪走上创业路

  “所谓海派玉雕,就是上海市的汉族传统雕刻艺术。它的特点在于题材海纳,雕刻精作。”4月23日,接受“逐梦他乡重庆人”记者团采访时,黄杨洪边介绍,边推开了位于上海华春路一小区内的工作室大门。

  一到工作室,他首先就去检查徒弟们的各种作业。“学玉雕除了勤奋,还得有天赋和悟性,我算运气好,误打误撞进了这行,干了出来。”在重庆忠县老家的中学毕业后,为了混口饭吃,时年19岁的黄杨洪来到上海。

  到上海后,他稀里糊涂进了上海玉雕厂,成为一名玉雕机维修工。在厂里,他看到了各色的玉石,被这些晶莹剔透的小东西深深吸引,更被师傅雕刻的精美花鸟人物所震惊。

  “我能也试试雕刻吗?”年轻机灵的黄杨洪羞涩地问厂长。厂长笑了,回答他,可以先帮小师傅打杂。

  别人都下班了,黄杨洪仍趴在机器上不肯走。“我爱这个,就不愿下班。”黄杨洪回忆说,深夜回到宿舍时,才发现胸口已被机床咯痛。慢慢地,“有点天赋”的黄杨洪从打杂做到精雕,成了大师傅。

  上世纪90年代末,厂里经济效益不好,工资从1200元降到了600元。为了生活,黄杨洪开始接私活。厂里得知后,立即将他的工资涨到了2800元。但知道了自己的市场价值后,黄杨洪选择了辞职,于1999年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将杂色变为点睛色 赢得“俏色哥”称号

  开工作室后,黄杨洪并没为了挣大钱胡乱创作。最开始,他全是依葫芦画瓢地雕刻。之所以这么做,黄杨洪坦言,一是资金不够,二是道行不深。

  为了加深道行,他开始学和看,学中国博大的文化内涵,看大家的雕刻作品。“现在回想,我能沉住性子看和学,算是成功的一个秘诀吧!”

  黄杨洪第一次去和田买玉开始创作,是他开工作室六年之后。“第一次用5万元买回的玉,都当宝贝,巴不得一点不丢。”从那时起,黄杨洪开始了与其他玉雕师不同的习惯:璞玉初步设计完成后,不是先雕刻,而是先进行别人的最后一道工序——打磨抛光。

  打磨抛光,是给玉增色的过程,毛躁和棱角打磨柔和后,能让玉石线条清晰地显现出来。然后,黄杨洪再次进行设计,合理运用玉石纹路和颜色,努力为玉雕做加法。

  比如,在花鸟件雕刻过程中,玉料出现了杂色,他便会巧设计这些部位,尽量遮掉缺陷。其中一块名为《锦上添花》的作品,就因他把玉石中的一个小黑点设计成了小鸟的眼睛,而屡获玉雕金奖,黄杨洪也因此被业内称为“俏色哥”。

保留玉石天然形状 作品不求多但要件件精

  俏色的设计后,黄杨洪还会根据不同的题材,运用镂空、浅雕、深雕、圆雕等不同的刻法,最大限度地保留玉石天然的形状和重量。

  只见黄杨洪手持小刀,在玉石上轻而快地滑动着,几片深不足2毫米的花瓣便凸显在了玉石表面。 “这叫浅浮雕,它很大程度上接近了绘画形式,更多利用了绘画的描绘手法或是透视的处理方式来表现。”黄杨洪说,他运用浅浮雕技法时,会直接在玉石上以刀代笔,进行设计,这也就是高难度的雕刻技法。随后,他又换了一把刻刀,在花瓣下进行镂空。一个多小时后,一朵浅黄牡丹便栩栩如生地立于玉石上。

  已屡获大奖,成为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副会长的黄杨洪,如今对原料很讲究。就在4月23日当天,就有来自新疆、吉林、湖北的三拨人带着璞玉,到他的工作室推销,而他一块未买。

  “好的白玉越来越稀少,一旦入手,就要对得起大自然的赠予,将其做成艺术品。”黄杨洪的工作室中存放着好几块好玉,因一直没灵感,因此多年来一直不肯轻易下刀。黄杨洪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是:件件精,有流芳百世之作。

16个徒弟14个是重庆人 望助推家乡玉雕事业发展

  黄杨洪一般在晚上进行雕刻,白天,他的多数精力放在了带徒弟上。目前的16个徒弟中,有14个徒弟是重庆人。

  大量招收重庆学徒,不仅因为黄杨洪是重庆人。 “我像小孩看到奶娘一样爱重庆的大足石刻”。正因如此,黄杨洪对大足石刻的手艺断了传承人,充满了锥心的遗憾。“我不能培养出能雕刻出大足石刻之美的大师,但我愿做奠基人。”

  除了这个宏远目标外,黄杨洪招收重庆徒弟,也有小私心:“我外出打工20多年了,想回去,重庆玉雕大环境越成熟,我回去越顺利。”

  从重庆去年开办玉雕“九龙奖”以来,黄杨洪便开始频繁在渝沪两地穿梭,将好作品带到重庆展示,将好的玉雕师傅带到重庆办讲座,为 “九龙奖”出谋划策。

  “家是最柔软的记忆。”黄杨洪怀念家乡忠县清新的空气,满城的橘香,小河边鹅卵石下的螃蟹……每次他从重庆回上海,都会带好大一包土特产,忠县豆腐乳是必不可少的物品。这散发着家乡熟悉的味道,也承载着一个游子对家乡浓浓的眷念。

本文转自:华龙网“逐梦他乡重庆人”专题

凡注明“来源:重庆文化网视”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高级律师 李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