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寰球视野历史钩沉群星闪烁逐梦他乡重庆仔儿旅行采风直击现场重庆书画作家方阵作品原创 经典时尚巴渝文化食在巴渝韵海诗苑娱乐星空华夏姓氏重庆美女茶酒文化美丽乡村重庆天地军迷世界拥军爱民社区文化
茶酒文化
品茶先闻香,茶香应该怎么闻?
    2017-07-26 13:31:33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喝茶是一件闻得到、喝得着,并能触动记忆的事情。

品茶,主要是品香和品味,而香气,是茶最迷人的地方。

当小啜一口,茶汤的顺滑与融入的茶香一起在口中溜过,茶的质量,在舌尖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亲爱的我的味蕾,你终究是熟睡了多久?茶的味道如此细致,却又如此地具有渗透力与活力。

对于初学者,知道茶很香,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这种香,那么,茶香应该怎么品呢?


1|茶香的构成

喝茶的时候,总是觉得茶特别香,像清香又像花香,像甜香又像醇香。香味很复杂,不好描述,茶香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呢?

茶香是一种混合物。迄今为止已鉴定的香气物质约有700种,鲜叶中香气物质近100种,制成绿茶之后,有200多种,红茶有400多种,乌龙茶就更多了。然而香气物质的种类虽然多,但含量却微乎其微,茶中的香气物质占干茶的0.005%~0.05%。可见,就是那么一点点物质,就让茶产生了美妙的香气。普洱茶是有气味的,多数人都只认识身边熟悉的参照物来说是某某香,其中某些香味是普洱茶的魅力和韵味所在,香味的高低、醇正、持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洱茶的价值。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按结构特点大致分为四大类:

脂肪类衍生物
萜烯类衍生物
芳香族衍生物
含氧、氮的杂环化合物


2|我们是怎么感受茶香的?

我们感受茶香,主要分为两个途径。一是鼻腔感受,二是口腔感受。

第一个很好理解,鼻子就是闻气味的器官,茶香随着热气进入鼻子,再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香气的感受和记忆就形成了。

第二个是口腔感受。什么,口腔也能“闻”到香气?口鼻相连,喝茶的时候,茶汤咽下去,口腔中飘散的部分水汽传到鼻腔,常常让我们感觉到“口齿留香”。



3|茶香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普洱茶

清香味:清鲜淡然之意与浓郁芬芳截然不同,让人嗅来有素雅之感。
毫香味:这在普洱茶级别很高的时候会表现出来的香气特色。
鲜爽型花香:花香在普洱茶(生茶)中很常见,而且表现得多种多样,其中很多具有鲜爽花香特色的茶往往令人印象深刻。
焦糖香:这种香气给人的感觉如烤面包、饼干等烘烤而成的食品中的甜香。


干茶在茶壶里面的同时,可以清洁公道杯、茶杯,让公道杯和茶杯也能够升温,有利于完整的体现茶叶的香气和韵味。

这样停留大约19秒以上,其它器具都清洁完了,可以微微掀开一点壶盖,轻嗅干茶的香气。

好的普洱茶,沉稳的香气散发出来,令人非常享受的,切不可错过。



绿茶

清香:清新淡雅的香,鲜而纯净。
毫香:由于绒毛多而产生的独特香气。
嫩香:幼嫩的原料与老原料制成的茶有明显差异。
板栗香:绿茶炒制过程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香气。
兰花香:高级绿茶带有的似兰花的香气,如龙井。

红茶

花香:发酵程度较轻的红茶带有清新的花香,如英红九号。
蜜香:浓醇的类似蜜糖的甜香,鼻子和口腔都能感受到。
果香:发酵适度产生的类似熟果味的甜香。
松烟香:用松木熏制产生的松香味,如正山小种。

乌龙茶

清香:清新高扬的香气,如清香型铁观音。
花果香:似花又似果的丰富香气,如台湾高山乌龙,凤凰单丛。
火香:由于焙火形成的烘烤香,如大红袍。
奶香:一些品种特有的牛奶般的香气,如金萱、部分单丛。
蜜香:发酵程度高的乌龙茶会有近似红茶的蜜香,如东方美人。


●白茶

嫩香:原料鲜嫩而具有清鲜的香气,如白毫银针。
毫香:茶条多毫而带有特殊的毫香。
枣香、药香:白茶陈放成老白茶之后形成的浓厚的香气。
日晒香:白茶经过日晒,吸收阳光形成气味。

黑茶

醇香:黑茶特有的渥堆工艺形成的浓醇的香气。
菌花香:长有“金花”的黑茶特有的香气,如六堡茶。
木香:黑茶由于原料稍老而带有的木质气味。

4|茶香应该怎么品? 

干品

抓一把干茶闻一闻,也可以呵一口气趁热闻。

把盖碗内外都用热水烫一下,把水倒出,置入茶叶,加盖5秒后,趁热闻香。


湿品

注水之后,加盖5秒,掀盖闻香,主要辨别有没有烟焦味、霉味等异味。

出汤后,掀盖闻香,主要闻香气是否高扬,辨别香气类型。

对比第一到五泡的香气,判断香气是否持久。

本文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Q4Nzc0NA==&mid=2652525526&idx=2&sn=ee5dc0db3acd12671d9da9294da3484b&chksm=bd37c6398a404f2f89c7200d6cdf471f537df00aa589ed8e3123cca9a23c60bba0c043ff60c0&mpshare=1&scene=23&srcid=0726OvFUGWVPgKfTQGlm72hL#rd

凡注明“来源:重庆文化网视”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高级律师 李饶俊